全域无垃圾治理工作总结汇报 全域无垃圾治理工作总结汇报今年以来,X坚持把全域无垃圾行动作为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的重要抓手,认真贯彻落实全域无垃圾推进会议精神,精心部署,广泛动员,推动全全域无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全域无垃圾治理工作总结汇报 ,供大家参考。
全域无垃圾治理工作总结汇报
今年以来,X坚持把全域无垃圾行动作为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的重要抓手,认真贯彻落实全域无垃圾推进会议精神,精心部署,广泛动员,推动全全域无垃圾工作向纵深开展,切实提高农村环境质量,助推脱贫攻坚和美丽乡村建设,全域无垃圾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工作做法及成效。(一)加强领导,安排到位抓实。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全域无垃圾相关文件精神,坚持把全域无垃圾作为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的重要抓手,成立了由X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全域无垃圾领导小组,通过召开全域无垃圾专项会议,传达学习全域无垃圾创建工作会议精神,及时安排部署我X全域无垃圾工作。
至目前,我X个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已全部整改完毕,督促种植大户对田间地头堆放的废旧地膜进行了彻底清理,进一步明确了目标,细化了措施,靠实了责任。
(二)强化宣传,舆论引导治乱。狠抓舆论引导,创新宣传方式,采取多种形式宣传环境卫生整治,为全域无垃圾工作营造声势。
一是丰富载体拓宽宣传。通过在主要街道悬挂横幅、在显眼位置架设固定宣传牌、安排宣传车进村巡回宣传、发送微信环保信息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向群众宣传环境卫生整治的重要性,全X共悬挂
横幅X条,出动宣传车X次,新制作宣传牌X块,更换宣传牌X块,发送环保信息X条。
二是加强协作拓展宣传。加大青少年生态意识教育力度,由X环保站牵头,团委、妇联等配合,开展“大手拉小手,共筑新X”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召开环保主题班会X场次,举办环保知识讲座X场次,教育引导青少年积极参与环境保护行动。
三是借助节点推进宣传。充分利用赶集日和单位、X召开会议、举办培训的时机,采取以会代训的方式,培训X干部、保洁员X人次,发放《X环境卫生整治专项行动倡议书》X份,举办流动道德讲堂X场次,不断提高了群众的环保意识。
(二)广泛动员,发动干群治脏。坚持把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作为全域无垃圾的重要抓手。按照“无暴露垃圾、无乱贴乱画、无散养畜禽、无乱搭乱建、无乱堆乱放、无杂草垃圾”的“六无”目标,积极发动群众在道路沿线、农田林网、村庄外围、河流渠道等区域认真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对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废旧农膜、畜禽粪便等垃圾进行彻底清理,同时,督促各村保洁员及时做好垃圾清理保洁工作,并监督乱倒乱扔垃圾的行为,帮助群众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
针对X等空心化现象严重、发动群众困难的情况,我X将重点整治区域划片分区,包片到人,落实责任到X、X干部,由干部分组包
片集中进行整治,确保环境卫生整治全覆盖。今年以来,全X共发动群众X人次,出动垃圾清运车辆X辆次,清理废旧农膜X吨,清理垃圾X吨,清理渠道X公里,清理道路X公里,全X环境面貌有了极大改观。
(四)靠实责任,健全机制保久。采取网格化管理办法,划定卫生责任区,确定X为主要责任人、X为直接责任人、X为具体责任人的机制,与X签订《环境卫生整治目标管理责任书》,将环境卫生整治同干部考核挂钩,层层加压,狠抓落实。制定了《X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制度》《X保洁员管理制度》《X农村环境卫生考评奖惩办法》及《村规民约》等规章制度,签订《“门前六包”责任书》X份,签订《废旧农膜回收利用责任书》X份,环境卫生整治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
采用“X清扫,X保洁,X收集,X运转”的保洁模式,以全覆盖、常态化、高标准的要求,组建了X人的垃圾收集、绿化管护、垃圾清运“三位一体”的保洁队伍,加强保洁员日常管理,按照“日清扫、周清运”的保洁要求开展日常保洁工作,做到整治一片、规范一片、长效管理一片。
(五)夯实基础,加大投入治本。坚持把环卫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全域无垃圾行动的治本之策,加大环卫设施建设力度,落实环境卫生整治长效机制。发放户用垃圾桶X个,做到户有垃圾桶、X有垃圾斗,X有归集点,环境卫生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根据《X公益性设施共管共享工作实施细则(试行)》文件精神,选拔聘用X名公益性岗位人员,重点从事各村环境卫生保洁工作。同时,严格落实农业生态面源污染和废旧地膜回收利用属地管理责任,签订《废旧农膜回收利用责任书》X份,加大农业生态面源污染防治宣传力度和监督检查力度,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形成常态化。
二、存在的问题。虽然我X全域无垃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群众爱护环境的意识逐渐提高,长效机制逐步建立,农村环境卫生状况不断改善,但是还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发动群众困难。部分X空心化现象严重,尤其是X,常住人口大多为老人,致使发动群众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较为困难;二是群众参与度不高,卫生意识不强。各X虽然在宣传动员上做了一些工作,但全域无垃圾创建工作的主力军大多是干部职工、村社干部和保洁员,大部分群众对全域无垃圾创建工作参与度不够,全民参与的工作格局还未形成,全域无垃圾行动一定程度上存在“上边热,下边凉”的现象。群众卫生意识、健康意识、环保意识不强,思想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还有待改进,“污水垃圾乱泼乱倒、柴草粪土乱堆乱放”、“前扫后倒”、“边走边扔”的现象比较突出。
三是全域无垃圾创建经费不足。由于我X财力薄弱,长期以来能争取到的环卫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较少,大多数X无户用垃圾桶,缺少全域无垃圾创建工作经费,保洁员待遇低,导致保洁员队伍不稳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环境卫生常态化管理。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深入宣传引导,努力提升群众环境卫生意识。通过召开X会议、入户宣讲环保知识、设立环境卫生“红黑榜”等形式,大力宣传全域无垃圾行动的目的、意义和方法措施,并加大反面事例的曝光力度,把舆论宣传和群众监督有机地结合起来,互为补充,互为依托,营造声势,切实推进全域无垃圾创建工作顺利进行。在X小学开展“文明我先行”活动,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勇于劝阻各种不文明行为,努力营造“人人讲文明、个个抓环境、处处展形象”的良好氛围。
(二)加大资金投入,不断完善村社环卫硬件设施。积极争取上级环保部门项目、经费,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力争在全X配备X辆密闭式垃圾运输车,主要居民点配备垃圾斗,每个X配备专职X名保洁员,负责日常垃圾清运和卫生管理,定期清理垃圾,为全X群众营造一个干净、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
(三)全民参与回收,加强废旧地膜回收站点建设。加大废旧地膜回收利用工作力度,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模式,结合美丽乡村
建设和农村环境整治项目的实施,按照辐射面广、方便回收的原则,建设废旧地膜回收站点。同时,规范土地流转相关程序,签订流转合同的同时收取地膜处理押金,待清理完毕后予以退还。
(四)强化制度落实,力求全域无垃圾常抓常好。为全力推进管理工作长效化、常态化,加强日常监管,确保全域无垃圾创建行动扎实有效、绝不反弹,我**一步建立健全环境卫生整治长效机制。一是持续强化管理办法。全面落实X道路“一日一扫、全天保洁”的卫生清扫制度。进一步完善并落实《X保洁员管理制度》,进入常态化管理阶段,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二是坚决禁烟防火。通过广泛深入宣传,着力转变农业生产生活中焚烧垃圾、焚烧秸秆、焚烧废旧农膜等污染大气行为,X小时盯紧看牢点烟防火情况;三是全面落实长效机制。X制定了《X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制度》《X保洁员管理制度》《X农村环境卫生考评奖惩办法》及《村规民约》等规章制度,要严格实施,确保有效落实。
(五)健全完善机制,不断提高农村环境管理水平。在加快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不断完善现有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积极探索一些好的做法,逐步形成符合全X实际的环境卫生常态化工作机制。加强检查,督促落实,将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作为一项常规工作常抓不懈,在全X形成“政府主导、X联动、全民参与、综合整治”的良性
互动局面。